返回 三国之西州制霸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『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
第三百一十八章 借刀杀人[2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58小说]https://m.wubaxs.org/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第一个要测验的,就是并州牧董卓。要想测试董卓很简单。杨彪献策,朝廷的探子回报,说董卓身边有一能臣名为李儒,说此人为董卓出谋划策,是董卓的第一心腹人。杨彪让朝廷草拟了一封诏令,撰升李儒为朝廷的郎中令。郎中令是陪在皇帝的近侍,一般皇帝都把紧要政务交由郎中令讨论决定,可谓是前途无量的官职。只要李儒敢离开并州,就足以证明董卓并没有在并州密谋叛乱。

    对于朝廷的试探,董卓和李儒十分警觉。在洛阳之变结束、洛阳之盟订立之后,董卓和李儒才得知有这档子事。当时再想插手其中,已经没有机会了。所以董卓再一次选择了保持静默,表面上仍然遵从朝廷。面对朝廷送来的这一唐突的调令,董卓和李儒都十分警惕。

    当此时,董卓的军队还不够强大,甚至远不如常年保持着南北两军的朝廷。更别说境内的人口流失十分严重,军粮供给十分困难。更何况,旁边还有一个刘范存在。所以董卓虽然怀有野心,也不敢在这个时候招惹朝廷。董卓只好怂了,和李儒、李肃商量过后,最后,李儒想了一个办法。李儒在民间找到了一个相貌神似他的人,让那人假扮成李儒,跟着朝廷的使者进京。然后董卓在暗中调派一支军队,伪装成黑山军,在半路假装袭击了假李儒和朝廷使者的队伍。在朝廷使者的面前,把假李儒给杀掉。然后朝廷的使者传回去的消息就是,李儒在赴任途中遇袭身亡。

    这样一来,朝廷基本上打消了对董卓的顾虑。这让知晓内情的杨彪十分焦灼。他明明知道董卓是乱臣贼子,但“李儒”确实死在了赴任路上。这虽然让他觉得匪夷所思,但他还是对刘范的话

    要李儒敢离开并州,就足以证明董卓并没有在并州密谋叛乱。

    对于朝廷的试探,董卓和李儒十分警觉。在洛阳之变结束、洛阳之盟订立之后,董卓和李儒才得知有这档子事。当时再想插手其中,已经没有机会了。所以董卓再一次选择了保持静默,表面上仍然遵从朝廷。面对朝廷送来的这一唐突的调令,董卓和李儒都十分警惕。

    当此时,董卓的军队还不够强大,甚至远不如常年保持着南北两军的朝廷。更别说境内的人口流失十分严重,军粮供给十分困难。更何况,旁边还有一个刘范存在。所以董卓虽然怀有野心,也不敢在这个时候招惹朝廷。董卓只好怂了,和李儒、李肃商量过后,最后,李儒想了一个办法。李儒在民间找到了一个相貌神似他的人,让那人假扮成李儒,跟着朝廷的使者进京。然后董卓在暗中调派一支军队,伪装成黑山军,在半路假装袭击了假李儒和朝廷使者的队伍。在朝廷使者的面前,把假李儒给杀掉。然后朝廷的使者传回去的消息就是,李儒在赴任途中遇袭身亡。

    这样一来,朝廷基本上打消了对董卓的顾虑。这让知晓内情的杨彪十分焦灼。他明明知道董卓是乱臣贼子,但“李儒”确实死在了赴任路上。这虽然让他觉得匪夷所思,但他还是对刘范的话坚信不疑。杨彪想到,刘范曾经献策,断绝匈奴与董卓之间的关系。于是,杨彪借机又上奏朝廷,借口匈奴之前与朝廷交恶,现在却还在和董卓贸易。所以让朝廷制裁匈奴人,严令匈奴人关闭和并州的互市。尤其是不准再和董卓进行战马贸易,朝廷正好缺少战马,应该让匈奴把战马卖给朝廷,而非朝廷的外臣董卓。

    经过杨彪的润色,其中原本是制裁董卓的内容,却被巧妙地用制裁匈奴人的外皮给遮盖起来了。纵然是足智多谋的郑泰,都没有看出杨彪的阴谋。何进也因此没有反对杨彪的建议,毕竟汉人的朝廷坑匈奴人又不是一次两次了。东汉朝廷最听话的两条狗,就是匈奴人和乌桓人。但是匈奴人的野心比乌桓人多得太多了。朝廷总要一边用着,一边防着。匈奴人很听话,也害怕董卓有了战马后对他们构成威胁,所以很快就遵从朝廷的法令,停止了战马互市。

    杨彪也趁热打铁,依据刘范给他留下的计策,促使朝廷不准把流民放进并州。面对其他重臣的质询,杨彪提出了一个无懈可击的借口,那就是防止黑山军坐大。黑山军盘踞在并州和冀州之间的太行山。要是让流民进并州,黑山军就又迎来了一次扩军的良机。黑山军是最接近司隶的农民起义军,对朝廷构成了威胁。所以,朝廷又通过了杨彪的决议。

    如此一来,虽然有何进从中掣肘,杨彪还是顺利完成了刘范的前两步遗策,削弱了董卓的力量。刘范的借刀杀人,尤其是让董卓再也不能和匈奴人展开战马贸易,使董卓的骑兵队伍建设彻底停下。两次献计献策均取得成功的杨彪,也因此在朝中威望高涨。风头之盛,何进都难以争锋要李儒敢离开并州,就足以证明董卓并没有在并州密谋叛乱。

    对于朝廷的试探,董卓和李儒十分警觉。在洛阳之变结束、洛阳之盟订立之后,董卓和李儒才得知有这档子事。当时再想插手其中,已经没有机会了。所以董卓再一次选择了保持静默,表面上仍然遵从朝廷。面对朝廷送来的这一唐突的调令,董卓和李儒都十分警惕。

    当此时,董卓的军队还不够强大,甚至远不如常年保持着南北两军的朝廷。更别说境内的人口流失十分严重,军粮供给十分困难。更何况,旁边还有一个刘范存在。所以董卓虽然怀有野心,也不敢在这个时候招惹朝廷。董卓只好怂了,和李儒、李肃商量过后,最后,李儒想了一个办法。李儒在民间找到了一个相貌神似他的人,让那人假扮成李儒,跟着朝廷的使者进京。然后董卓在暗中调派一支军队,伪装成黑山军,在半路假装袭击了假李儒和朝廷使者的队伍。在朝廷使者的面前,把假李儒给杀掉。然后朝廷的使者传回去的消息就是,李儒在赴任途中遇袭身亡。

    这样一来,朝廷基本上打消了对董卓的顾虑。这让知晓内情的杨彪十分焦灼。他明明知道董卓是乱臣贼子,但“李儒”确实死在了赴任路上。这虽然让他觉得匪夷所思,但他还是对刘范的话坚信不疑。杨彪想到,刘范曾经献策,断绝匈奴与董卓之间的关系。于是,杨彪借机又上奏朝廷,借口匈奴之前与朝廷交恶,现在却还在和董卓贸易。所以让朝廷制裁匈奴人,严令匈奴人关闭和并州的互市。尤其是不准再和董卓进行战马贸易,朝廷正好缺少战马,应该让匈奴把战马卖给朝廷,而非朝廷的外臣董卓。

    经过杨彪的润色,其中原本是制裁董卓的内容,却被巧妙地用制裁匈奴人的外皮给遮盖起来了。纵然是足智多谋的郑泰,都没有看出杨彪的阴谋。何进也因此没有反对杨彪的建议,毕竟汉人的朝廷坑匈奴人又不是一次两次了。东汉朝廷最听话的两条狗,就是匈奴人和乌桓人。但是匈奴人的野心比乌桓人多得太多了。朝廷总要一边用着,一边防着。匈奴人很听话,也害怕董卓有了战马后对他们构成威胁,所以很快就遵从朝廷的法令,停止了战马互市。

    杨彪也趁热打铁,依据刘范给他留下的计策,促使朝廷不准把流民放进并州。面对其他重臣的质询,杨彪提出了一个无懈可击的借口,那就是防止黑山军坐大。黑山军盘踞在并州和冀州之间的太行山。要是让流民进并州,黑山军就又迎来了一次扩军的良机。黑山军是最接近司隶的农民起义军,对朝廷构成了威胁。所以,朝廷又通过了杨彪的决议。

    如此一来,虽然有何进从中掣肘,杨彪还是顺利完成了刘范的前两步遗策,削弱了董卓的力量。刘范的借刀杀人,尤其是让董卓再也不能和匈奴人展开战马贸易,使董卓的骑兵队伍建设彻底停下。两次献计献策均取得成功的杨彪,也因此在朝中威望高涨。风头之盛,何进都难以争锋。

第三百一十八章 借刀杀人[2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