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三国之西州制霸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『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
第三百六十章 授人以柄[2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58小说]https://m.wubaxs.org/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而反观刘范潜在的威胁——黄巾余孽,这些人就是败在了刘范的手里,就连张角、张宝和张梁三兄弟没跑,都是死在刘范手里。刘范能灭掉他们一次,未尝不能灭亡他们第二次。况且,黄巾之乱后还残存着的余孽,大多数都是黄巾军中的老弱病残。黄巾军的主力,早就在官军的镇压下荡覆一空。

    就这些人,难成大器,更难成大事。在黄巾之乱中,黄巾军逐渐暴露出强盗般的掠夺性,已经失去民心。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多流民?其中一个原因就是黄巾之乱爆发,百姓为躲避黄巾军才背井离乡。其实道理说白了,还是得民心者得天下。如果民心在黄巾军这边,汉朝何复存在?

    刘范在流民中,些许声望还是有的。刘范战功赫赫,在他的治下,起码比在幽州、并州和冀州安全。冀州都有过被乌桓人入侵的记录。刘范的治下富庶兴盛,依靠屯田制,至少还能有块地能种,不至于饿死。刘范还乐善好施,流民大多愿意听从指挥。

    况且流民颠沛流离

    支强军。譬如原来历史上的董卓,他根本就没有什么训练和军纪的概念,甚至董卓的西凉军野蛮到能随心所欲地屠杀庆祝春社的村民,可他的西凉军还是让天下为之胆寒,让袁绍等联军逡巡于虎牢关下,而不敢破关西进。

    而反观刘范潜在的威胁——黄巾余孽,这些人就是败在了刘范的手里,就连张角、张宝和张梁三兄弟没跑,都是死在刘范手里。刘范能灭掉他们一次,未尝不能灭亡他们第二次。况且,黄巾之乱后还残存着的余孽,大多数都是黄巾军中的老弱病残。黄巾军的主力,早就在官军的镇压下荡覆一空。

    就这些人,难成大器,更难成大事。在黄巾之乱中,黄巾军逐渐暴露出强盗般的掠夺性,已经失去民心。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多流民?其中一个原因就是黄巾之乱爆发,百姓为躲避黄巾军才背井离乡。其实道理说白了,还是得民心者得天下。如果民心在黄巾军这边,汉朝何复存在?

    刘范在流民中,些许声望还是有的。刘范战功赫赫,在他的治下,起码比在幽州、并州和冀州安全。冀州都有过被乌桓人入侵的记录。刘范的治下富庶兴盛,依靠屯田制,至少还能有块地能种,不至于饿死。刘范还乐善好施,流民大多愿意听从指挥。

    况且流民颠沛流离,一心只想安顿下来,找块地安安静静地种地,不想掺合到别的事去。而黄巾余孽就是想拉其他人下手,一起起来造反,这就是和流民们的意愿和利益背道而驰。一心只想安置的流民哪有那闲工夫去管太平道?再说了,黄巾军也是由失地农民组成,他们也是愿意安顿下来。生活安稳了,谁还会想去造反,干流血牺牲的事?所以,由此观之,黄巾余孽即使是煽动起造反来,想必也是小规模、暂时的,早晚要被镇压下去。

    综合看来,流民对于刘范看来,利大于弊。刘范的治下,凉州、天州和昆州,都是西北边陲,人口稀少,本不能成事。但只要刘范解决了人口稀少的问题,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。流民的到来,意味着天州和昆州的开发更彻底更成功,刘范的兵源翻了几番,赋税也翻了几番。流民对于刘范来说,非但不是祸水,而是肥水。

    常言道,肥水不流外人田。朝廷把流民拱手让人,在曹操、郑泰和荀攸看来,真是授人以柄,形同郑国渠之事。但衮衮诸公们可比他们乐观多了,而且他们也知道,朝廷没那个能力养活这么多流民。留着他们,反而是拖累朝廷,威胁朝廷。倒还不如把这个沉重的包袱扔给西凉,让他们当背锅侠。虽然可能会让他们变得更强大,但朝廷好歹也能喘息一下支强军。譬如原来历史上的董卓,他根本就没有什么训练和军纪的概念,甚至董卓的西凉军野蛮到能随心所欲地屠杀庆祝春社的村民,可他的西凉军还是让天下为之胆寒,让袁绍等联军逡巡于虎牢关下,而不敢破关西进。

    而反观刘范潜在的威胁——黄巾余孽,这些人就是败在了刘范的手里,就连张角、张宝和张梁三兄弟没跑,都是死在刘范手里。刘范能灭掉他们一次,未尝不能灭亡他们第二次。况且,黄巾之乱后还残存着的余孽,大多数都是黄巾军中的老弱病残。黄巾军的主力,早就在官军的镇压下荡覆一空。

    就这些人,难成大器,更难成大事。在黄巾之乱中,黄巾军逐渐暴露出强盗般的掠夺性,已经失去民心。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多流民?其中一个原因就是黄巾之乱爆发,百姓为躲避黄巾军才背井离乡。其实道理说白了,还是得民心者得天下。如果民心在黄巾军这边,汉朝何复存在?

    刘范在流民中,些许声望还是有的。刘范战功赫赫,在他的治下,起码比在幽州、并州和冀州安全。冀州都有过被乌桓人入侵的记录。刘范的治下富庶兴盛,依靠屯田制,至少还能有块地能种,不至于饿死。刘范还乐善好施,流民大多愿意听从指挥。

    况且流民颠沛流离,一心只想安顿下来,找块地安安静静地种地,不想掺合到别的事去。而黄巾余孽就是想拉其他人下手,一起起来造反,这就是和流民们的意愿和利益背道而驰。一心只想安置的流民哪有那闲工夫去管太平道?再说了,黄巾军也是由失地农民组成,他们也是愿意安顿下来。生活安稳了,谁还会想去造反,干流血牺牲的事?所以,由此观之,黄巾余孽即使是煽动起造反来,想必也是小规模、暂时的,早晚要被镇压下去。

    综合看来,流民对于刘范看来,利大于弊。刘范的治下,凉州、天州和昆州,都是西北边陲,人口稀少,本不能成事。但只要刘范解决了人口稀少的问题,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。流民的到来,意味着天州和昆州的开发更彻底更成功,刘范的兵源翻了几番,赋税也翻了几番。流民对于刘范来说,非但不是祸水,而是肥水。

    常言道,肥水不流外人田。朝廷把流民拱手让人,在曹操、郑泰和荀攸看来,真是授人以柄,形同郑国渠之事。但衮衮诸公们可比他们乐观多了,而且他们也知道,朝廷没那个能力养活这么多流民。留着他们,反而是拖累朝廷,威胁朝廷。倒还不如把这个沉重的包袱扔给西凉,让他们当背锅侠。虽然可能会让他们变得更强大,但朝廷好歹也能喘息一下。

第三百六十章 授人以柄[2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