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三国:再现汉之辉煌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『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
第119章 崤函古道[2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58小说]https://m.wubaxs.org/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直到攻城的士兵打开城门,大部队进入城中,袁绍这才知道曹操已于两天前率领军队出城。询问清楚曹军出城的方向后,他和刘备一起率领军队追击。

    沿着路途,袁绍看到了被曹军烧毁的河岸防御工事,气得脸色铁青。两队人马一路追到兖州边界,也没发现曹军的踪迹,只好暂时率军返回陈留。

    一路上,袁绍对刘备以礼相待,并明确表示,等兖州战事结束后,一定会上书朝廷为刘备请功,并推荐他担任徐州牧。

    刘备眉眼含笑地确是连连推辞,声称徐州有陶公,刘备不敢喧宾夺主。袁绍见状心说都是千年老狐狸,你跟我这演啥呢?

    陶谦见过袁术使者后,被袁术许下的兖州之地说动。随即派人令刘备和曹豹撤军返回徐州。

    曹操率军进攻河内郡后,便迅速占领了河内,与曹仁会合后,便留下曹仁镇守河内,而他自己则是听从戏志才的建议突袭关中。

    说到突袭关中就不得不提一下函谷关。函谷关背靠稠桑塬,所谓的塬便是黄土高原因流水冲刷形成的一种地貌。呈台状,周围陡峭,顶部比较平坦。

    稠桑塬顾名思义就是上面长满了密密麻麻的桑树(也有说是桃树),塬上等同于原始森林。

    塬顶距离地面170米左右,整个稠桑塬南北的距离有二十多公里,东西最窄的地方也有四公里。

    按照古代的生产力来看,穿越塬顶的原始森林可以称为九死一生。

    奔腾的黄河紧贴着稠桑塬北塬东流,而水流充足的弘农河穿过稠桑塬东塬汇入黄河。

    稠桑塬北望中条山,西枕秦岭余脉华山,东据崤山,崤山以东便是地理名词山东一词的来源。因此稠桑塬便成了联通中原地区的天堑。

    不过天无绝人之路,在稠桑塬北边有一条长达七公里名为函谷的自然山体裂缝。这条裂缝平均深度达到三十多米,底部宽不到两米。经过修整,通过稠桑塬完全没有问题。

    见证华夏历史的崤函古道就取道函谷而过。函谷和他东边的崤山就是崤函古道名字的来源。当年周平王迁都洛阳,走的便是崤函古道。

    而函谷关就建设在函谷的东口,镇守在崤函古道最险要之处。函谷关是一座攻防一体的关城,其规模宏大,气势磅礴。

    关城内南北最宽处相距六百米,东西最宽处大约两百五十米。城区可用面积超过零点二平方公里,相当于二十八个足球场的面积。如此宽阔的区域内,可以容纳大量的士兵和物资,为长期坚守提供了坚实的基础。

    函谷关城墙周长超过二点一公里,墙体为夯土结构,高度不低于七米,厚度不低于三米。这样坚固的城墙,使得敌人难以轻易突破。同时,城墙上还设有了望台、箭塔等防御设施,进一步增强了防守能力。

    函谷关北边有一条深度达到三十多米的冲沟,所以没有修建城墙的必要。不过,为了防止敌人从冲沟偷渡,函谷关在城墙的尽头盖了两座墩楼,互为犄角,起到预警和作战的作用。这两座墩楼不仅可以监视冲沟的情况,还能及时发现敌人的动向,并迅速组织反击。

    关城分别有东西南三处城门。西门位于函谷裂缝内部,东门则是主城门,东临弘农河,门外架设有浮桥与崤函古道相连。而南门则作为东门的备用城门存在。

    在城内的最高处,筑有一座鸡鸣台。由于鸡鸣台的视野极佳,因此被视为函谷关的指挥中枢。值得一提的是,鸡鸣台正是成语“鸡鸣狗盗”的发源地。

    函谷关依山傍水,背后是高耸的稠桑塬,俯瞰着弘农河。想要攻打函谷关,必须首先渡过河流。然而,函谷关关外的河岸只是一片面积有限的滩涂,最多只能同时容纳数千人,其余的大军只能隔着河干着急。

    即使成功攻克了函谷关,接下来还需要一步步地深入,攻打更为棘手的函谷裂缝防线。在安史之乱时期,哥舒翰率领的四万陇右边军就在这里全军覆没。

    所以防守函谷关的成本极低,在这里投放几千人便能轻松御敌。因此函谷关被形容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。

    当时函谷关方圆几百里都是原始森林,而且气候炎热,就算不考虑后勤保障,在密林中穿行,无处不在的瘴气就能让部队失去战斗力。

    当时中原进入关中除了中间的崤函古道外,还有南北两条路。北路为蒲津道,在中原北渡黄河后穿越王屋山,顺着中条山向西在蒲津渡过黄河才能进攻关中。

    南线为武关道,需南下南阳盆地,再北上穿越秦岭便可踏足关中。这条路线路途太长,还要加上五关和蓝田两座关隘的阻击。

    因此,《过秦论》一开篇便是,秦孝公据崤函之固,拥雍州之地,君臣固守以窥周室。

    刘邦当时听从张良的建议,南下几百里偷袭武关才踏入防备空虚的关中灭亡了秦朝。

    到了汉文帝时期,澎湃的黄河在稠桑塬北塬冲刷出一大片可以通行的陆地,因此崤函古道与时俱进改走省时省力的稠桑塬北塬。函谷关就此从辉煌走向了没落。

    函谷关名气实在太大,百姓习惯以函谷关为界,东边为关东,西边为关西。喜欢三国:再现汉之辉煌请大家收藏:

第119章 崤函古道[2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